翻页 夜间
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不是袁术 > 三百零九 雒阳暗流涌动
最新网址:www.00shu.la
    第一股潮流自然就是想要向袁树靠拢的。

    这股潮流里的人要么就是对袁树的学术很感兴趣,仰慕他的能力,或者佩服他的战功,亦或者就是纯粹看好他未来接班的事实,自然而然产生了想要与他接近、向他靠拢的想法。

    至于靠拢袁树可能需要付出的代价以及未来可能得到的利益……

    他们并不认为一定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也不认为就得不到什么回报。

    他们觉得袁树作为一个优秀的领袖,而且对待部下如此优厚,只要成为了他的部下,自然也会得到同等待遇。

    至于加入进去要不要付出些什么,这都是正常的,最初可能确实要付出些什么,但那都是暂时的。

    之后能不能得到足够的补偿,这也是自然的。

    只要袁树不蠢,肯定不会让为他办事的人吃亏,否则还会有人跟随他吗?

    所以向他靠拢,加入他,准没错!

    未来,正在向他们招手!

    第二股潮流就是向袁基靠拢的。

    袁基到底是袁逢的嫡长子,这个身份地位在这边放着,天然就有相当一群人选择向他靠拢,比如他的妻族,比如一些很早就开始安排子弟靠拢袁基、投效袁基的家族。

    这些家族往往具备一定的实力和地位,否则也没资格接近袁基。

    他们自身的能量已经相当有规模,与袁树集团还有不少利益层面的分歧所在,很难保证袁树在未来接班以后不会拆分他们的既得利益去满足袁树自己的亲信。

    且因为过早的投靠袁基,想要跳船也不太可能,很难得到袁树的信任。

    这部分人自然不愿意看到袁树顺利接班。

    但是这部分人数量比较少,远远不如第一股潮流那么多,毕竟袁逢与袁树之间的关系已经明朗了,就差正式公布袁树是继承人了,这个时候还跟着袁基,多少有点看不清局势或者怀着一些妄想了。

    第三股潮流则是中立派。

    在袁树和袁基之间,他们选择了之间。

    不讨好任何一方,也不得罪任何一方,直接躺平,以最柔软的姿态等待未来的到来。

    当然不是说这群人最无欲无求,这群人也是很鸡贼的。

    他们不想承担提前投靠任何一方可能带来的支出和隐性危险,他们只想在尘埃落定之后接受既定事实,选择利益不大风险也最小的这一条路,他们赌的就是不管谁获胜都需要人手来执行政策。

    他们可以接受较低的地位,但是他们需要活着。

    这三股潮流里,选择靠拢袁树的那股潮流是最大的,且随着袁树的势力增长,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选择靠拢袁基的那股潮流则是最小的,且随着袁逢态度的明朗,有越来越小的趋势。

    第三股中立潮流介于二者之间。

    但是比较有趣的是,这一潮流当中虽然不断有人选择进入袁树潮流,可是其数量也在不断增大。

    主要承接的就是来自原先袁基潮流中的那一部分。

    总体来说,袁树的能量在这一阶段是远远超过袁基的能量的。

    如果袁基不是嫡长子,如果不是他提早成年、结婚、当官,得以经营了一部分势力,在袁树崛起之前就有了一些跟随着,恐怕现在他的势力还要更加微弱,甚至近乎于没有。

    尽管如此,在袁树一心会集团这个庞然大物面前,袁基的势力集团依附在他郡守的身份之下,依然显得非常弱小,起步虽然早,却依然有种不堪一击的感觉。

    至于袁氏集团内部属于袁绍的势力,倒也不是真就那么微弱。

    袁绍虽然在宗法意义上已经不是袁逢的儿子,而是接了袁成的班,但是血缘关系摆在那边,并不是完全的局外人。

    如果真的出现非常可怕的事情,袁基和袁树都噶了,那袁绍肯定会成为最好的继承人人选。

    到时候袁绍手握袁逢、袁成两支势力,统合万众,成为唯一的继承人,那情况不要太美妙。

    当然这种情况成真的可能性不太大,所以愿意追随袁绍的人也不是很多,除了传统意义上属于袁成那一脉的亲缘势力,剩下的就十分有限了。

    要么就是袁绍自己拉拢的狐朋狗友,比如许攸,要么就是袁绍上任郡守之后招募的一些辅助官吏,数量和质量反正都不如袁基。

    袁绍和袁基两人绑在一块再乘以十,都不是袁树的对手。

    但是要真就是那么小看袁基、袁绍,倒也不应该。

    因为整个雒阳中央朝廷内部的势力团体除了执政的袁氏集团之外,还有其他士人集团,更有一个最近才回归的党人群体。

    这两个群体不属于袁氏集团自己人,但是也拥有一部分能量,并非没有对未来的参与权力,也不是任由袁氏搓扁搓圆的吉祥物。

    他们也有自己的基本盘,作为一个大而化之的群体,简单的用士人这两个字来概括显然不合适,但是这个群体之中也能分出大概的三顾潮流。

    第一股潮流就是亲袁氏势力,虽然不属于袁氏集团,但是愿意跟袁氏集团合作,他们认可袁氏集团对天下的掌控。

    第二股潮流占多数,就是安于现状、想要混日子的一群人。

    这天底下到底还是日子人比较多,并非每个人都是惟恐天下不乱的那种人,能安安稳稳的活着过日子,能吃饭,能结婚,能传承后代,能有一些自己的小爱好,那再好不过了。

    这部分人不在乎天下到底是谁做主,反正不管是谁做主,他们都是被人统治着,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第三股潮流自然就是对袁氏政权不满意、想要结束袁氏专政、恢复汉天子实权的人。

    这部分人终究是少数,以张俭为代表,势力比较微弱,且遭受袁树的打击之后,基本上偃旗息鼓,不复存在。

    第四股潮流最开始并不存在,但是因为一件事情的发生,他们开始出现。

    这群人就是对袁氏政权感到不满、对其有一些负面看法且怀着想要做出改变的心思的人,而那件事情,就是张俭事变。

    张俭事变的最终结果虽然只是张俭一个人受到惩戒,甚至没死,但是随之而来的影响很大。

    这是袁氏政权第一次对一名士人领袖发难。

    这件事情的发生使得袁基和袁绍获得了意外之喜,特别是袁绍。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他的妻子李氏是党人领袖李膺的女儿。

    最初,袁绍在家族里的定位就是靠拢党人、吸引宦官火力的工具人,所以迎娶李膺的女儿为妻子,又因为李氏而得到了一部分党人的关注。

    后来,袁逢在袁树的推动下选择正面刚,发动兵变,铲除宦官。

    雒阳兵变之后,宦官覆灭,东汉帝国的政治格局天翻地覆,彻底换了一副模样。

    士人与宦官之间的矛盾以士人取得最终胜利而告终,袁氏专政局面出现,党人集团大规模回归朝堂担当职位。

    于是,袁绍的重要性直接降至冰点,被袁逢安排出去做郡守,从零开始重新走官路仕途。

    在那个时候,党人们几乎已经没有把袁绍还放在眼里的了,就算是李膺的亲属、故吏们也只是对袁绍表示友好,并没有跟着袁绍混的想法。

    他们的眼睛都盯着袁逢,或者袁树,他们都认为只有追随袁逢或者袁树才有更好的前途。

    袁绍?

    没什么意义了。

    然而张俭突如其来的剑走偏锋却打碎了袁氏与党人的蜜月期美梦。

    袁氏和党人本来可以度过更长时间的蜜月期,但是张俭的暴起却让这种可能性消失,并且提前把袁氏与党人之间的矛盾摆在了明面上,使得双方都非常尴尬。

    尴尬之后,为了维持袁氏专政的局面,袁树顶替袁逢上了大号,连出狠招,把张俭整的身败名裂,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虽然情况最终得到控制,袁氏和党人并未进入全面针对的态势之中,但是还没有度完的蜜月也随之终结。

    过早的终结。

    并且这场张俭事变让不少党人意识到了袁氏政权的铁拳之强大,意识到了袁氏政权对权力的渴望以及守护权力的意志,更意识到了双方在不少利益层面不可调和的矛盾。

    无论是袁逢,还是袁树,似乎都不能完美的代表士人集团的利益。

    士人集团谋求的是大家一起分润帝国中枢权力,并不追求强势天子和其他的权力集团,张俭的行为其实也不符合士人集团的利益,但是张俭的行为却歪打正着,暴露了袁氏集团的质变事实。

    袁氏集团已经变为了袁氏政权,开始有了自己的利益诉求,他们开始为自己谋取利益,有脱离士人大家庭的迹象。

    他们代持皇权的事实已经不可更改,甚至他们也成为了皇权的拥趸,出现为了皇权而打压士人的迹象。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要是发展下去,袁氏集团会比宦官集团更加可怕,乃至于发生变革天命之类的士人们并不太愿意看到的情况。

    与袁氏集团决战并不是士人们的追求,甚至士人当中的激进派——党人们在看到了张俭的下场之后,也不想正面和袁氏集团发生冲突,这样做胜算不大。

    特别是袁树组建新的常备野战兵团这件事情在他们看来就是袁氏捍卫自己政权的行动,这一行动会大大增强袁氏政权的力量。

    直接对抗绝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那么,直接从袁氏集团内部找寻能够符合他们利益的重要成员,帮助他,辅佐他,让他在未来成为袁氏集团的掌权人,再根据士人集团的需求改造袁氏集团,就最好不过了。

    (本章完)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