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于红楼末年 >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436章 离心离德(二)
最新网址:www.00shu.la
    即便李鸿基贵为天子,但擅杀大将这种事,极其敏感,也不是他一两句话便能轻轻松松地摆平下来的。

    为了稳妥起见,李鸿基先是在太极宫设宴,为牛聚明、宋康年二位丞相和刘捷轩、白玉峰等高级将领说和。

    牛聚明作为文臣代表,还特意向刘捷轩、白玉峰等人敬酒,说了一堆阿谀之词。

    宴席结束后,牛聚明又提出,他府中有几个年轻漂亮的美人儿,来自于西域回鹘,才艺绝佳,舞姿优美,或可一观。

    他极力邀请刘捷轩赴宴。

    考虑到缓和双方关系的需要,又鉴于牛聚明的态度极为恭顺和热情,刘捷轩便勉强答应了此事。

    是夜,月明星稀,风拂过街巷,带起丝丝凉意。

    牛聚明的左丞相府中,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那府邸大门敞开,门廊下两盏红彤彤的灯笼在风中微微摇曳,仿佛跳动的火焰,给人一种莫名的压抑感。

    有人暗中劝说刘捷轩,说这场酒席怕是鸿门宴,不可不防。

    但刘捷轩想着前几日,皇帝李鸿基才刚刚劝和,这个面子不能不给,又念及大家同为闯王麾下,不应拒人于千里之外,便依然整衣前往。

    牛聚明早早迎在府门,满脸堆笑,拱手道:“刘大将军,今日特备薄酒,为往日之误会向大将军赔罪,还望大将军莫要怪罪。”

    刘捷轩微微颔首,说道:“丞相大人客气了,既是误会,说开便好。”

    二人缓慢步入厅堂,酒宴之上,华灯璀璨,桌上摆满了佳肴美酒。

    觥筹交错间,众人的目光皆被堂前那些来自于西域回鹘的妙龄女子所吸引。

    她们都身着一袭飘逸的舞衣,色彩斑斓如春日繁花。身姿轻盈似燕,随着悠扬的乐声翩然起舞。每一个舞步都精准而优雅,与音乐节奏完美融合。

    那动作如行云流水,时而旋转,裙摆飞扬,似盛开的花朵;时而舒展双臂,如展翅的蝴蝶。

    发丝随着舞动轻轻飘扬,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动人的故事。

    眼神明亮而灵动,顾盼之间,仿佛能勾人心魄。

    足尖轻点,似蜻蜓点水,在地面上留下一串串梦幻的涟漪。

    周围的空气仿佛也因她们的舞蹈而变得灵动起来,整个酒宴都沉浸在这美妙的氛围里。

    但若仔细看这厅堂之中,却弥漫着一种诡异的气氛。

    那雕花的梁柱仿佛隐藏着无数秘密,昏暗的灯光摇曳不定,在墙壁上投下扭曲的影子。角落里的香炉中,袅袅青烟升腾而起,却无法掩盖空气中那若有若无的紧张气息。

    牛聚明殷勤劝酒,言辞恳切:“刘大将军乃人中龙凤,为大顺基业立下汗马功劳。此前多有得罪,实乃我之过错。今日当一醉方休,以解前嫌。”

    刘捷轩本就是一个豪爽之人,见牛聚明如此诚恳,便也放下防备,与他对饮起来。

    酒过三巡,刘捷轩已有几分醉意,看向那些舞女时,他丑态毕露,连口水都流出来了,嘴里还嚷嚷着,“好好好,还是丞相大人会享受。”

    “哈哈哈,刘大将军既然喜欢,等酒宴结束后,便让她们好好地陪一陪你。”牛聚明高声笑道。

    但他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狠,仍是笑着劝酒,刘捷轩则是来者不拒,喝了一杯又一杯。

    而此时,四周早已埋伏好的刀斧手们屏气凝神,只等牛聚明一声令下。

    他们隐藏在厅堂四周的帷幕之后,那厚重的帷幕在微弱的气流中轻轻摆动,仿佛随时会被掀开,露出后面的杀机。

    刀斧手们紧紧握着手中的兵器,手心微微出汗,眼神死死盯着刘捷轩,只等那关键时刻的到来。

    牛聚明见时机已到,突然摔杯为号。

    刹那间,四周涌出众多刀斧手,如狼似虎般扑向刘捷轩。

    刘就轩大吃一惊,酒意瞬间消散大半,但他此时已躲闪不及。

    刀光在昏暗的油灯下,闪烁着冰冷的寒芒,那锋利的刀刃仿佛要将空气都割裂开来。

    刀斧手们一拥而上,喊杀声打破了原本的寂静,刘捷轩虽奋力抵抗,奈何寡不敌众,最终惨死于乱刀之下。

    鲜血染红了地面,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

    牛聚明看着刘捷轩的尸体,嘴角露出一抹冷酷的笑容。

    一场阴谋,就此落幕。

    左丞相府邸四周,依旧笼罩在一片死寂之中,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事后,牛聚明谎称刘捷轩是在回去的路上,被人所刺杀,并在营中开展清洗行动。

    凡是与刘捷轩有旧的中下级将校,很多都被当做刺客嫌疑人给抓了起来。

    这可把营中另一员猛将白玉峰给吓坏了。

    刘捷轩惨遭不测,是因为他乃武人首领,又得罪过左右丞相,是他们这两位文臣急欲去除的首要目标。

    但田玉峰也曾经在背后说过不利于左右丞相的话,他们连刘捷轩都敢杀,难道还会怕他田玉峰吗?

    但田玉峰也不敢在大顺皇帝李鸿基的眼鼻子底下谋反。

    思来想去,他也只能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了。

    临走前,田玉峰的部将郝永忠建议说,人数太少,不能自立,不如将深陷罗网的刘捷轩旧部解救出来,共谋大事。

    田玉峰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他本来就和刘捷轩关系不错,刘捷轩的那些旧部,也曾经在他手底下做事。

    现在田玉峰救了他们一命,自然能换得这些人的忠心,何乐而不为呢?

    田玉峰便带人冲击地牢,将那些涉及刘捷轩被刺杀一案的将校们都给解救了出来,随后众人经由长乐门出城,一路往东去了。

    长乐门守将迫于田玉峰在营中的威信,根本不敢阻拦。

    而为了保守机密,做到轻装疾行,田玉峰甚至连家中妻妾都没有带。

    等到大顺皇帝李鸿基收到消息时,田玉峰已经离城约有三十里地了。

    李鸿基自知追不上,即便仓促之间,侥幸追上了,相互残杀也不好,最终损害的,还不是大顺的根基?

    他便命人将田玉峰的家中妻妾,给田玉峰送了过去,又命令田玉峰为潼关总兵,替他把守东大门。

    田玉峰乃大顺高级将领,起事以来,和许多人都厮杀过,仇家不知凡几,他也不想脱离大顺这杆大旗,便接受了李鸿基给他的这份任命书,前往潼关上任去了。

    不过此后,他再也没有返回长安,即便李鸿基寿辰这一日,他也只是派人前来送礼,本人却一直窝在潼关城内,轻易不肯外出。

    李鸿基也和他保持了一定的默契,从未宣召他入朝。

    而这个时候,袁绵侯、李补之这两位大将也身体慢慢地好转了。

    刘捷轩被杀一事,瞒得过别人,瞒不过他们这两位大佬。

    田玉峰之所以龟缩在潼关,再不肯返回长安,他们也有所耳闻。

    袁绵侯感觉到长安城内的情况很不正常,皇帝李鸿基又痴迷于男女之事,担心自己受到牵连,便也想要开溜了。

    但具体开溜到哪里,他须得好好地想一想。

    东边潼关,倒是一个好地方,钱粮物资不充裕时,便可以向东进入豫省,在中原腹地打草谷,抢钱抢粮,抢丁口,抢妇人。

    那个豫省巡抚徐仲华,乃进士正途出身,听说文章写得极好,书法也写得很不错,但在带兵打仗方面,却委实没有什么经验,连境内那些土匪,都无法肃清。

    鄂省总督左昆山,每逢钱粮困乏时,便派部队前往豫省南部就粮,常常引得徐仲华气愤至极,屡次写信给金陵扬光小朝廷告状,但也只能这样了。

    若不是担心灭了徐仲华之后,会引来冀国公府一系的干预,导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徐仲华都不知道在左昆山手底下死了多少回了。

    但问题是,潼关已经被田玉峰给占据了,想要从他手里,把这个美差抢过来,除非和田玉峰翻脸,这显然没有必要。

    北边风沙极大,又与草原诸部接壤。

    草原部落每逢遇到粮草不足的问题,不敢东进和清廷发生纠缠,也不敢打冀国公府一系的主意。

    听说那个草原部落首领吴克敬,很是看不起三姓家奴吴月先,多次南侵大同府,和吴月先手下的大同兵,打得有来有回。

    袁绵侯不想去北边,不想和那些草原骑兵发生摩擦,追又追不上,防又防不住,过不上几天安心的日子。

    大顺占有陕甘行省大部,南边是盘踞在汉中府的曹化蛟,此人作战凶猛,手底下又有数千精锐,是大顺政权的重点防备对象之一。

    袁绵侯曾经和曹化蛟多次交手,互有胜负,感觉两人之间势均力敌,倒是可以好好地会一会了。

    袁绵侯便托人给牛聚明、宋康年二人送礼,包括金银首饰、貌美妇人,林林总总,差点把袁绵侯的半个家当都给搭进去了。

    大顺皇帝李鸿基的三弟李鸿敬那里,袁绵侯也请他吃了好几回酒,请他帮忙吹吹风,说是长安营中没有好的位置了,想捞一个地方实职。

    一番运作之后,袁绵侯总算心想事成,捞到了一个凤翔总兵的职务,前往凤翔府城坐镇去了。

    袁绵侯的用意十分明显,就是想要离开长安这个是非之地,躲在外边逍遥快活。

    牛聚明、宋康年二人,也担心这些功勋卓著的武勋群体带头闹事,不服从管理。

    已经杀害了一个不听话、有反心的刘捷轩,他们也不敢再贸然擅杀其他重要将领了。

    不提田玉峰、袁绵侯等高级将领都有了戒心,就说大顺皇帝李鸿基那里,这一关就不好过。

    上次因为刘捷轩被杀、田玉峰出走一事,李鸿基还生了很大一场闷气,时常流露出后悔之意。

    幸亏牛聚明给李鸿基身边的宠妃窦氏送了许多金银财宝,有这样一位娇滴滴、软绵绵的枕边人帮着说话,随时能岔开话题,变着花样哄开心,这才没让李鸿基深究此事。

    窦妃久处深宫之中,那种魅惑人心的手段十分了得,即便劝不动李鸿基,还可以用她身前那幽深雪谷,把李鸿基的整个脑袋都埋进去,让他憋闷得再也说不出话来,有什么气也消散了。

    让袁绵侯去外地,省得他在长安捣蛋,也符合牛聚明、宋康年二人的利益,此事在多方运作之下,很快就办成了。

    袁绵侯来到凤翔府之后,不敢有丝毫懈怠。他除了辛勤练兵之外,还时常派出小股部队,和曹化蛟手底下的汉中兵,屡屡发生摩擦。

    这样一来,李鸿基便不会轻易把他调回到长安去了。

    李补之是李鸿基的侄子,深得其信任。

    按道理,牛聚明和宋康年二人再胆大包天,也不至于欺辱到他头上。

    但问题是,李鸿基除了有他李补之这个大侄儿,还有一个三弟,也就是李补之的三叔李鸿敬。

    李鸿基先后娶了三位妻子,再加上新收用的这名旧朝宫女窦氏,也就是现在的窦妃,身边妇人也不少了,但却一直没有子嗣。

    不是说李鸿基没有儿子,而是说,李鸿基连女儿都没有一个。

    许多人担心李鸿基百年之后,大顺政权会立马分崩离析,便提议李鸿基或可考虑提前立储。

    李鸿基曾答应文武百官,说会郑重考虑此事,但却一直没有给出一个明确说法,众人也不好意思反复催促。

    毕竟此乃李氏家事,别人也不方便说太多。

    李补之曾经私下里揣摩过,叔父李鸿基不愿意提前立储,也是害怕大权旁落,担心他李补之禁不住有心人的怂恿,提前夺权,发动兵变,到了那个时候,他李鸿基可就要性命不保了。

    为了打消叔父李鸿基的顾虑,李补之便主动请缨,前往金城府招兵买马,镇守大顺帝国西侧。

    不过,为了在长安保持一定的存在感,李补之把自己的儿子李大亨留了下来,让他侍奉在皇爷爷李鸿基身边,关键时候,也能替他李补之通风报信。

    金城府颇不安宁,四周都有地方势力割据,李补之这次前去,一共带走了数千精锐,包括原属于闯王老营中的一部分骑兵。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