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0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 > 第二百一十八章 侣,志同道合
最新网址:www.00shu.la
    ……

    从李府告辞之后。

    吴文的思绪仍沉浸在方才与师傅李淳风的交谈之中。

    赵佗,没想到这个历史上的南越王,还有这样的隐秘信息。

    回到杨府。

    吴文稍作整理,便又赶往崇仁殿赴宴。

    当他抵达时,受邀的群臣已来了近半数。

    李世民早已端坐在龙榻之上,一边品尝着美酒,一边欣赏着歌舞,并与一旁的长孙无忌等人谈笑风生。

    见吴文到来,李世民欣然举杯,朗声笑道:“定襄侯来了,不必多礼,快快入席!”

    吴文依言拱手行礼,目光扫过席间,一眼居然瞧见了祝九爷,于是快步走到他身旁坐下。

    “阿文!”

    “九爷!”

    刚一落座,吴文便忍不住问道:“九爷,您怎么也在这儿?”

    祝九爷笑着回答:“是陛下清晨便派人将我接来的。”

    闻言,吴文心中暗自思量:李世民特意将九爷接来参加宴会,是有何用意?

    “阿文,数年不见,你在北方过得如何?”祝九爷关切地问道。

    “我一切都好,九爷您呢?可还安好?”吴文回应道。

    “我自然也好得很!”祝九爷开怀大笑,“自你立下大功,我也沾了光,受到朝廷封赏,如今的日子过得别提多舒坦了!”

    久别重逢,吴文与祝九爷相谈甚欢,话题大多围绕着彼此的生活与经历。

    不多时,所有受邀之人皆已到场。

    此时,微醺的李世民忽然起身,举杯向众人道:“今日邀诸位前来,便是要与大家共享这君臣同乐的时光。”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如今大唐日益强盛,全赖吾等君臣同心协力,来,让我们共饮此杯!”

    在李世民的带领下,众人纷纷举杯,在一片歌颂中,一饮而尽。

    兴致正浓的李世民又下令道:“来人啊,奏《破阵乐》!”

    随着他的旨意,原本在中央翩翩起舞的舞者缓缓退下,另一批舞者鱼贯而入。

    与此同时,大殿一侧的乐师们也开始奏响新的乐曲。

    各种乐器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气势恢宏的交响乐。

    就在其他人都如痴如醉,欣赏着歌舞时。

    而吴文却无心欣赏舞者的曼妙舞姿,而是微微闭目,静心聆听这《破阵乐》。

    他敏锐地察觉到,这首曲子非同凡响,不仅曲调和谐,更蕴含着振奋人心的力量。

    这曲子的音乐频率、节奏与音调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曲调,仿佛天地大同,构成了一个特殊的音域。

    在这音域之中,人的情绪与精神都会在无形中受到感染与熏陶。

    这说明,谱写这首曲子的人,在乐曲上有着极高的造诣,甚至已经接触到了音波之道。

    一曲终了。

    余音仍在殿内悠悠回荡。

    李世民再次端起酒杯,脸上洋溢着豪迈的笑容,对着众人高声说道:“来,诸位爱卿,今日君臣同乐,大家尽情畅饮!”

    正当众人举杯共饮,沉浸在宴会的热闹氛围时,

    吴文却悄悄从座位上起身,朝着魏征所在的方向走去。

    “魏伯父!”

    “吴文!”

    魏征正欲端起酒碗,却见吴文伸手示意,然后问道:“魏伯父,我有件事想请教一下。”

    “哦?何事?”魏征放下酒碗,目光温和地看向吴文。

    “您可知,方才那曲《破阵乐》,是谁所创?”吴文问道。

    《破阵乐》本是大唐的军乐,但他方才所听,却与以往大不相同。

    “就这事啊?”魏征微微一笑,答道,“此乃陛下亲自填词,吕才重新谱曲而成。”

    吕才?听到这个名字,吴文的脑海中迅速浮现出关于此人的信息。

    弘文馆的参论乐事,除此之外,他对其了解并不多。

    于是,吴文又向魏征询问起有关吕才的更多信息。

    魏征见吴文对吕才如此感兴趣,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随后便详细介绍起来:

    “吕才,博州清平人。这人喜好阴阳、方技之类的书籍,涉猎极为广泛,音律、文学、历史、地理,他都有所研究。”

    简单介绍完吕才的基本情况后,魏征又忍不住感慨道:

    “要说这吕才,才华是有的,就是性格有些古怪,而且颇为自负。”

    “哦?怎么个古怪自负法?”吴文的好奇的问道。

    魏征解释道:“生平未见《太玄》,诏问须臾即解;由来不窥象戏,试造旬日复成。”

    “这乃是吕才所说的,可见他有多恃才自负。”

    “而且,这个吕才,精通阴阳之术,可偏偏就不信鬼神。”

    接着,魏征又给吴文举了几个例子。

    说吕才在刊正《阴阳》《葬书》《易经》时。

    凭借经谊去推究验证那些术数,狠狠批驳了阴阳书中的宗教迷信内容,从而创立了一套独特的无神论体系。

    听着魏征的介绍,吴文却心生出一种见到知音的感觉。

    特别是吕才曾说过:“且天复地载,乾坤之理备焉;一刚一柔,消灭之义祥矣。或成于昼夜之道,感于男女之代,三光运于上,四气通于下,斯乃阴阳之大经,不可失之于斯须也”。

    这分明是把阴阳归结于自然现象及其矛盾运动!

    “信实践,不信鬼神!尊经典,而不盲从!”

    吴文心中暗自赞叹。

    这简直就是现代唯物主义思想的古代版啊!

    在初步了解吕才之后,吴文顿时没了继续参加这无聊宴会的兴致,只想立刻起身去寻找吕才,和他好好探讨一番。

    然而,就在吴文准备向李世民告辞时。

    却听到李世民笑着对祝九爷说道:“你是定襄侯的师傅,他如今也到了成家的年纪,朕正好有个女儿,与他年纪相仿,朕打算将公主下嫁于他,你觉得如何?”

    此言一出,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看向祝九爷。

    闻言,祝九爷心中一惊,此时他虽然心里紧张,但却并没有慌乱,他转头看向吴文,笑着把问题抛给吴文:

    “我不过是个乡村药师,有幸收了吴文这个弟子。这事儿啊,只要吴文同意,我自然十分赞成。”

    随即,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吴文身上。

    “定襄侯,你觉得此事如何?”

    李世民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看似随意地问道,可那笑容背后却隐藏着不容拒绝的威严。

    “谢陛下垂青,只是我眼下并无娶妻的打算。”吴文直言不讳地回应,语气坚定,没有丝毫犹豫。

    他这话一出,原本热闹的氛围瞬间降至冰点。

    在场众人面色凝重,就连一直满脸笑意的李世民,脸色也瞬间阴沉下来。

    皇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亲自开口要将公主许配给他,这是何等的荣耀,可他却毫不犹豫地拒绝,这分明就是在公然挑战皇帝的权威。

    冷场了片刻,李世民强压下心中的不悦,又挤出笑容说道:

    “是朕太过仓促了,让定襄侯一时没反应过来。定襄侯回去可要好好考虑考虑。”

    这话看似给了吴文一个台阶下,可谁都听得出来,皇帝这是话里有话。

    缓和了一下气氛后,李世民再次开口:

    “七日后,朕欲举行秋猎。除了皇子和众臣之子,朕还会邀请各门阀大族的青年才俊一同参加。到时候,所有人一起比试一番,谁要是能拔得头筹,朕定当重重封赏!”

    众人听闻此消息,纷纷出声回应。

    大家心里都明白,皇帝邀请各门阀大族的人参加秋猎,分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借秋猎之机,打压一下这些门阀大族的势力。

    随着李世民起身离去,这场宴会也就此落下帷幕。

    吴文正打算和祝九爷一同离开,这时,魏征和程咬金几人走到吴文身旁。

    魏征一脸忧虑地叹气道:“吴文,你不该如此直接地拒绝陛下的。”

    祝九爷的脸上也满是担忧之色。

    “无妨!”

    吴文却满不在乎地回应了一句,随后便和祝九爷告辞离开。

    身后,魏征几人望着吴文离去的背影,都不由得叹了口气。

    他们心里十分清楚,吴文这次拒绝皇帝,恐怕会招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

    离开皇宫。

    上了一辆马车。

    吴文陪同祝九爷直接去往城门口。

    “九爷,你先回去,我还有些事情要处理,等过两天就去陪你过些日子!”

    “阿文,你拒绝陛下的赐婚,不会有什么事吧?”祝九爷还是担心的问道。

    “没事,九爷你就放心吧!”

    吴文将祝九爷送出长安城后。

    趁着天色尚未全黑,便朝着吕才的住处赶去。

    “咚咚咚!”

    吴文上前轻轻敲门。

    门被缓缓打开,由于吴文并未递上拜帖,门房态度冷淡地问道:“你是谁?”

    “本侯乃定襄侯吴文,吕才可在家中?”吴文自报家门。

    听到吴文的自我介绍,门房顿时脸色一变,赶忙换上热情的笑容,恭敬地邀请道:“侯爷您快请进,我家老爷正在家中!”

    说着,便引着吴文朝会客厅走去。

    此时,书房中吕才正在专心刊正《宅经》。

    只见门房匆匆闯进来,着急地说道:“老爷,定襄侯来访!”

    “谁?”

    闻言,吕才微微一怔,随即立刻放下手中的笔,赶忙跟着门房前去迎接吴文。

    会客厅。

    吕才一只脚刚踏入,便抬手向吴文行礼道:“侯爷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还望侯爷恕罪。”

    “无妨,本侯也是临时起意前来拜访,有些唐突了。”吴文微笑着回应。

    “哪里哪里,侯爷能来寒舍,实乃下官的荣幸。”吕才连忙说道。

    两人寒暄了几句后,分别坐在椅子上。

    待下人奉上香茶,吕才疑惑地开口问道:“侯爷此次来访,可是有什么事需要下官效劳?”

    吴文轻轻抿了一口茶,将茶杯放下,说道:“今日本侯受陛下邀请参加宴会,席间演奏了一曲《破阵乐》,本侯十分喜欢,听闻此曲是你所谱,所以特来想与你探讨探讨。”

    听到吴文是来和自己探讨乐曲,吕才顿时来了兴致,满脸笑容地说道:“能与侯爷交流,实乃下官的荣幸。”

    随即,吕才便兴致勃勃地给吴文讲述起他创作《破阵乐》的灵感和步骤。

    让吴文没想到的是,吕才在谱写《破阵乐》时,竟借鉴了他在弘文馆中偶然看到的一篇早已绝迹的《广陵散》残篇。

    而从残篇中获得的灵感,竟是反弹五音。

    与世间所有乐曲不同,正《破阵乐》是将“宫商角徵羽”五音反着弹奏,所以才形成了这种独特的音调和音律。

    听完吕才的讲解,吴文微微点头。

    其实,在听《破阵乐》的时候,他就已经察觉到了这一点。

    只是让吴文好奇的是,吕才是如何想到反弹五音这种谱曲方法的?

    没想到,对方竟是从失传已久的《广陵散》残篇中获得的灵感。

    “能否让我看看那残篇?”

    “当然可以。”

    吕才将吴文引到书房,并将《广陵散》残篇取出和他看。

    吴文再看完内容后,也不禁点头称赞,这《广陵散》确实是妙,不愧是有名的古曲。

    和吕才讨论一些有关乐曲的问题。

    吴文又和吕才交流起其他方面的话题,如《阴阳》《葬书》《宅经》《易经》等。

    在吕才的侃侃而谈中。

    吴文发现,他在思想方面果然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

    首先,吕才认为“极微的元气”是世界的本原。

    “极微的元气”,即物质实在。

    他认为,有形的万物都是由无形的元气产生的。

    其次,吕才主张义理产生于实录。

    他认为,客观事物的规律大多源于具体事物,理论来源于实践。

    然后,吕才秉持刚柔相济的矛盾发展观。

    他认为,物质世界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物质世界内部,阴阳两种对立力量的矛盾运动。

    最后,吕才反对生而知之的先天认识论。

    强调要把学习当作取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并且他自己也身体力行。

    在听完吕才的诸多观点后。

    吴文当即把他当成了知音。

    虽然吴文曾拜过两任师傅,也教过几个徒弟,还和很多人都进行过学习交流。

    但在吴文看来,这些人和他之间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隔阂。

    而今天在遇到吕才之后,吴文瞬间找到了一种‘志同道合’的感觉。

    在吴文看来,吕才虽然在学识和修行上与自己存在差距,但他却十分愿意和吕才一起讨论问题。

    ……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