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0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 第三百三十八章:贞观二十四末大朝议
最新网址:www.00shu.la
    人与人的命是不同的。

    有的人后天努力,不尽人意。

    有的人天赋异禀,如鱼得水。

    李佑就是天赋异禀之中的佼佼者。

    他治吐蕃,治东北,混的风生水起,逍遥快活没少享,功劳成就没少得。

    李佑这种人,都能在吐蕃与东北做成事,多少人不甘心,多少人不服气的。

    但这两个地方,换了个人上去,只怕没有人能做的比他更好。

    李佑他尼玛就是一个毒瘤恶霸,浑身上下都充斥着身为大唐亲王权贵的,那种眼高于顶,嚣张跋扈,强横霸道的纨绔脾性。

    他在两地,不管是对手下的官员,还是对当地贵族,还有百姓,几乎都是一样的没放在眼里。

    可以这么说,在朝中官员的眼里,李佑的名声真不是一般的差,极其坏。。

    距离经叛道,只差是在本土这一点了。

    他做的事,换了是在本土,绝对会引起百姓怨声载道,百官弹劾,不把他给弄的罢黜爵位,贬为庶人都不罢休的那种。

    谁能做到?谁能像李佑这样有身份地位的,没有丝毫心理包袱?

    真没人能这么没心没肺,没有压力的。

    李恪可以说面和心黑,却绝对做不成李佑那样的事情。

    就李佑说的抓起来修路挖坑,就地消化,集中看管,集中干活。

    李佑能说出来,李恪却说了这么直白,会拐弯抹角的。

    哪怕是朝中其他人,有这样的认知,断然不敢这么开口。

    经略西南,李佑有两地经验,他去负责治理,那是专业对口了。

    一句话。

    没有人比李佑更懂得如何收拾野人蛮夷。

    ……

    李佑面对自己,从西到北,又要从北到南。

    心里不是一般的难过。

    我招谁惹谁了,要这么折腾我。

    是我给两宫刮的钱财不够,还是在吐蕃,东北的行为,太善良了啊。

    “肯定是有刁民在害本王。”

    “在两宫面前进谗言。”

    “不要让我知道是谁,否则,本王要把他抓到东北去开荒!”

    酒桌上,李佑喝得醉醺醺的,舌头都打不直,高声宣称喊着。

    李厥抿着奶茶,眼珠子滴溜溜的转,道:“齐王叔,你也太厉害了吧。”

    “治理吐蕃,开拓东北,现在又要经略西南。”

    “找遍整个朝野上下,都没有齐王叔这样的丰功伟绩。”

    “别说在百官,哪怕是亲王宗室之中,齐王叔的能力,也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齐王叔。”

    李厥举着奶茶杯子,喊道:“侄儿要敬齐王叔。”

    “敬齐王叔无所不能,敬齐王叔为宗室柱石。”

    李治目瞪口呆,难以置信的望着李厥。

    二郎,你说这话,你心里真的不会痛吗?

    怎么好意思说出口的。

    “晋王叔,快举杯。”

    “难道你不认可齐王叔的功绩吗?”

    “整个大唐,还谁有像齐王叔一般,为国,为天下,从西到北再到南的奔走。”

    李厥喊道。

    李佑嘴巴都笑裂开了,“二郎,叔叔真这么厉害吗?”

    “在我心目中,除了阿翁、阿耶外,齐王叔是最厉害,最神武不凡的。”

    李厥板着脸,正儿八经的说道。

    “好好好。”

    李佑摇头晃脑,拿着酒杯走到李厥身边,搂着他肩膀,道:“好侄儿,这一杯必须得喝。”

    “叔叔干了,你随意。”

    李佑一饮而尽,嘟囔着什么,然后靠着李厥的身上就睡了过去。

    李厥:“……”

    他对李治眨了眨眼睛。

    李治无奈的过去,把李佑放下,平躺在地上呼呼大睡。

    “齐王叔在我阿耶的心目中,真的很重要啊。”

    李治不服气道:“我难道不重要?”

    李厥道:“最困难最难办的事,阿耶几乎都是让齐王叔去做的。”

    “晋王叔,你觉得能做好齐王叔的事吗?”

    李治一愣,他想了想,自己似乎与五哥真的有点差距。

    差距是有,但哪能承认自己不行啊。

    “肯定!”

    “我回去告诉阿耶,晋王叔代齐王叔出任西南大都督?”李厥试探性的说道。

    “你敢!”

    李治大惊,屁股都坐不住了。

    真要去西南,那还得了。

    李厥撇嘴,他起身蹲在李佑身边,仔细的端详着大睡的叔叔。

    越发的看明白,这位齐王叔,是一个宝贝。

    “怎么了?”

    “这就喝完了?”

    高阳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长乐。

    “我就是去迎了姐姐,你们就把五郎给灌醉。”

    李厥解释道:“高阳姑姑,是五叔自己喝的,没有灌他。”

    “他有什么烦心事?一天天的手握大权,主政一方,手下官员如云,比谁都要快活的。”

    高阳没好气的说道:“哥哥,就是惯着五郎,让五郎越发的不知天高地厚。”

    长乐瞪了她一眼,道:“那你去吐蕃,去东北,现在再去西南。”

    “你愿意啊?”

    高阳吐了吐舌头,“那还是算了吧。”

    “去安排个房间,让五郎睡下,躺在地上算什么。”长乐说道。

    这是在盛唐酒楼,是高阳的地盘。

    高阳马上命下人安排房间,把李佑给送了出去。

    “汉王叔跟滕王叔他们说晚上才来。”

    长乐说道。

    “为什么要晚上?”李厥惊讶道。

    “还不是你阿耶,正在教训他们俩呢。”

    长乐好笑说道:“汉王叔手下的纸业出问题了,学堂的纸张质量差,是下面有人中饱私囊。”

    “滕王叔考试不及格,还打了人。”

    “我们先吃吧,晚上再摆一桌。”

    “稚奴,跟我们说说,齐州的事情。”

    ……

    贞观二十四年末的大朝议如期而至。

    太极殿内,文武百官齐聚。

    房玄龄时隔一年之久,也再次出现在太极殿上。

    只不过,这次他是象征性的出现,露个脸而已。

    毕竟他还是尚书省的左仆射,李世民没有下诏罢免他之前,这等正式场合是不能缺席的。

    长孙无忌负责这次的大朝议主持,同时做尚书省的工作报告。

    内容很多,也很是全面。

    他从民生,人口,教育,经济,文化,军事,工业,基础建设等大方面汇报。

    五年时间里。

    大唐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民生一片向好,百姓丰衣足食,没有饥饿,没有受寒。

    在柴米油盐肉等方面,都得到极大的满足与提高。

    极大的降低了生活成本,提高了生活质量。

    人口方面,突破三千万大关。

    是一个值得天下振奋的大事。

    本来大唐的人口基数就低,多年生育鼓励,也没能让人口有大的爆发。

    能够突破三千万大关,有生育鼓励的效果,但还有一部分是人口清查出来的黑户,登记造册带来的。

    税务司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眼下,随着人口清查,还有百姓生育,人口增长不会有太大的提高。

    但这是在厚积薄发。

    等到十年之后,最早在鼓励生育出生的那一片,就能结婚生子,在之后,后一年的也是如此。

    人口,将会在连续多年,并且能够在每年都有稳定的高速增长。

    人口最是急不得,也是最需要时间,同时也是最简单的。

    只要生存环境舒适,百姓肯定会更乐意多生育的。

    教育方面。

    适龄教育在天下铺开,五年时间已经将这体系,在各地县一级铺开,让无数适龄孩童接受教育。

    五年新增及在读五十万受过适龄教育的学子。

    并且累积有一万多学子,经过自己的努力与学习,考取了更上一级的教育阶段,得以深造学习。

    全天下的适龄学堂,累积有三万多从适龄教育结业后,成为适龄阶段的教书先生。

    适龄教育体系的成熟,在良性循环下,会不断培育出,可以考取高级教育阶段的学子,涌现更多的人才出来。

    经济……。

    文化……。

    军事……。

    工业方面。

    冶炼钢铁的工艺公开后,在朝廷大力的扶持下,钢铁冶炼作坊大规模出现,钢铁产量增幅显著提高。

    钢铁的产量,大部分都用于铁轨的铺设,少部分用到军事,民间等地方。

    水泥的产量也在连年递增。

    基础建设方面。

    重点提到岭南,东北的道路修建,同时还有渭水到洛阳的火车轨道等。

    ……

    长孙无忌做的工作报告,多达两个时辰。

    说的他是口干舌燥,喝了不知道多少次水润喉的。

    百官们翻阅报告文件,也是看的有些疲乏,但却不得不听下去。

    主要是总结的内容太多了,大家要知道这些年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

    让大家看到自己做事带来的成就,这样才能更好更有信心与激情,投入到来年的事务中。

    房玄龄坐在一边,心里头的滋味只有他知道。

    长孙无忌再苦再累,他也想坐上去啊。

    只是,如今他成为了一个看客,朝中再大再小的事情,都与他无关了。

    “尚书省工作报告到此结束。”

    “诸卿可有异议的?”

    长孙无忌精神一阵,疲惫一扫而空,满面红光。

    李世民开口问道。

    “臣等无异议,伏惟陛下作威作福!”

    “好!”

    李世民朗笑道:“既然如此,赵国公,进入下一个章程吧。”

    “是!”

    下一个章程便是未来的规划,以及庙算安排了。
最新网址:www.00sh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