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00shu.la
兴庆宫,龙池。李隆基和武太后坐在沉香庭里,高力士站在后面。
李隆基见高力士年迈站着有些吃力,让高力士也坐下。
李隆基道:“这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人总会老,但总有年轻的人。”
李隆基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意气风发,恍如隔世。
武太后对李隆基颇为了解,听到李隆基的感叹,就知道李隆基在想什么。
李隆基这是在服老了。
当一个人内心真正服老的时候,就代表他失去了雄心壮志。
武太后道:“鲜花盛开之时,我们应欣赏其美,到其凋零之时,也不必为它伤怀。凋零成土,兴许是另一种活法。”
李隆基看了一眼武太后,道:“你这话颇有些禅味。”
武太后回之一笑,没有说话。
李隆基已经不是皇帝,和武太后相处起来,越来越像普通的夫妻,因此武太后没有回话,他也不觉得生气。
……
兴庆宫修缮之时,朝廷文武先后上书几十封给李琩谈论如何治理南诏。
李琩综合了其中的优秀意见。
南诏和突厥、契丹不同。
突厥是游牧民族,因此李世民讨灭东突厥后,将其地的人民迁徙到了河套地区。
李世民觉得这样做,既能增加大唐的控制人口,又能腾出一大片无人的“隔离区”。
事实证明,李世民的目的达到了一半,确实增加了大唐的人口。
至于腾出的隔离区,很快就有别的势力补充进来,并且迅速发展壮大。
契丹是渔猎民族,渔猎是半定居状态,管理难度介于农耕和游牧之间。
南诏则走进了农耕文明。
滇池地区、洱海地区、南宁州、朱提这些坝子,都适合种地。
因此,对于和大唐一样得农耕文明,李琩势必要选择编户齐民。
不过,李琩也没有做得太绝对,非要对南诏全境编户。
因为南诏境内的势力,太多太杂,人口、土地和现在契丹不是一个量级。
基于这种情况,李琩选择在核心地带设州编户,边缘地带羁糜,与当地大族共治。
军事上,李琩把李晟留在南诏,让李晟驻军屯田。
文化上,李琩让人去南诏开办学校,宣讲大唐的思想文化,鼓励南诏的人到长安考科举,同时追忆古今,从汉武帝、诸葛亮与南诏的往来开始讲起,让南诏人民认同中原王朝。
最后一招,是迁汉族过去同化。
但是迁徙人民,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李琩不能操之过急,只能徐徐图之。
处理完南诏初期的事宜,已经是继德七年。
继德七年二月,李琩接连收到两个好消息。
第一個好消息是何锦带人制作出了珍妮纺纱机。
不过这个好消息背后,又引发出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珍妮纺纱机现在搞出来,算是断代产品。
按照历史发展,珍妮纺纱机之前,是先出现飞梭。
飞梭和珍妮纺纱机的出现,都被视为纺织业的巨大发展,但是他们中间有一点细微的区别。
飞梭是织布机,简单的来说,就是把线织成布的玩意。
珍妮纺纱机,则是用来纺纱的,通俗来讲,就是把植物纤维纺成线的机器。
历史上,是先出现飞梭,由布带动对线的需求,但现在,由于李琩对飞梭所知甚少,只对珍妮纺纱机有一些了解,因此先搞出了纺纱机的变革。
而且这个变革虽然先进,但也先进不到哪里去,毕竟到了宋朝,中国已经开始学会借助水利纺纱,离珍妮纺纱机,只有一步之遥。
现在纺纱的效率提高了,但怎么快速织布,还是一个难题。
这个难题,李琩不知道怎么解决。
第二个问题,就是纺纱的原料。
综合比较下,最适合纺纱的植物纤维是棉花(蚕丝是动物纤维),但现在棉花在大唐并没有大面积种植。
棉花最早传入中国,可考的是在南北朝时期(尚有争议),但大面积推广,是在宋末元初,到明朝,朱元璋以法令的形式推广棉花种植,才彻底让棉花走进千家万户。
不过这个难题,李琩可以解决。
之前李琩在安西北庭的时候,特地调查过,那里有棉花种植,只是大多用来观赏。
对于西域的棉花种植,阿绮丝和何锦都知道一些。
但当时,李琩并没有在安西北庭推广棉花种植,因为推棉花种植这种事,需要全国一盘棋,安西北庭的产粮并不高,如果他在安西北庭推广棉花种植,又不能从其他地方搞来粮食,那结果就是既不能向朝廷交差,又不能保证安西北庭百姓的温饱。
除了西域有棉花传入外,西南方向也有。
印度和孟加拉国等地,是比较早的棉花种植地,到了大唐,棉花已经传入骠国。
李琩拿下南诏,骠国重新归附大唐,印度也就是天竺,和大唐建立邦交关系。
李琩打通了西北西南得通道,引进棉花种植不是问题。
当然,西北和西南的棉花,不是同一种品种,具体如何种,如何培育,他可以交给司农寺和皇家科学院的人一起研究。
于是,看到珍妮纺纱机成品的当天,李琩就把推进棉花种植的敕令,送到了司农寺和皇家科学院,并密令,阿绮丝和何锦,可以作为技术咨询人员。
李琩收到的第二个好消息,是孙待封搞出了可以出海的大船,并且给李琩推荐了两个人。
第一个叫杨良瑶。
杨良瑶的名字,李琩听过,但不怎么熟悉,他只知道杨良瑶是中国第一位见诸记载的航海下西洋的外交官,然后还是个宦官。
李琩之前在宦官队伍里找过杨良瑶,但是没找到,也就放弃了。
但是没想到,孙待封居然把他推荐了出来。
李琩亲自接见了杨良瑶,一看到杨良瑶的模样,李琩就知道自己为什么没在宦官队伍找到他。
因为,杨良瑶现在还不是宦官。
历史上,杨良瑶是在公元756年,唐肃宗年间,才入宫做的宦官。
但现在,李琩改变了历史,安史之乱提前爆发,李亨也没当上皇帝,因此杨良瑶没当上宦官,阴差阳错的先跟着孙待封平叛,再跟着孙待封搞船队。
孙待封推荐的第二个人,叫贾耽。
贾耽在历史上,是大唐中期有名的地理学家,一度做到了宰相。
在地理上的成就,贾耽完成了《海内华夷图》及《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其中《海内华夷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幅大型地图,在制图技术上,创墨朱殊文制图法。
但依旧因为李琩改变了历史,贾耽前面一直没有得到进入仕途。
直到继德二年,公元755年,李琩开恩科,让天下通一艺者都来长安考试,贾耽才得以进入李琩的视野。
当时,河北只有三个人上榜,其中一个,就是贾耽。
孙待封知道李琩想出海,因此给李琩推荐这两个人。
现在船有了,人有了,只要再备一样东西,就可以筹备远洋航行。
这个东西是指南针。
大唐堪舆活动盛行,为了寻找比磁勺更方便的指向器,指南铁鱼和蝌蚪形铁质指向器及水浮磁针应运而生。
到开元年间,堪舆家丘延瀚已经搞出了,后世堪舆家推崇为堪舆术三针中的正针。
指南针的雏形已现,只要略加改进,就可以使用。
于是李琩一边让人改进指南针,一边让人筹备出海事宜。
继德七年八月,推棉花种植和筹备出海的事,正在进行中,夏季的两税,也收了上来,朝廷国库充盈,刘晏等主动提出,请李琩巡视天下。
李琩在长安呆了近八年,一步远门没出过,因此得到大臣们同意,完全不拒绝,一口答应下来。
李琩带上后妃们、高仙芝、李嗣业等人一道出巡,把刘晏、封常清、张光晟留在长安,同时让李佑在长安协助理政。
李佑现在已经近十六岁。
第一站,李琩和杨玉环一起去了洛阳。
杨玉环投奔叔叔杨玄璬后,随杨玄璬在洛阳生活过一段时间,后来杨玄璬调去剑南,他们在洛阳的房子也就卖出去了。
不过虽然房子卖了出去,杨玉环还是想去看看以前住的地方,李琩便和她换了便服,带着护卫一起前去。
杨玄璬出身弘农杨氏,但毕竟是远房,而且杨汪被李世民所杀后,他们这一房也逐渐失落。
因此,杨玉环之前在洛阳的住处,并不在洛阳城中间,而在城边上的集贤坊。
李琩和杨玉环来到集贤坊外,看到人来人往,不由都觉得有些好奇。
李琩拉住一个书生问道:“先生,这集贤坊并不是繁华中心,为何有这么多人?”
书生见李琩不知道缘由,颇为鄙夷,但见李琩穿着华贵,是非富即贵之人,便转了态度,道:“兄台是外地人吧?”
李琩道:“是吧。”
书生道:“这集贤坊是当今杨皇后曾居住过的地方,大家自然要来瞻仰。”
李琩道:“杨皇后又不住这儿,来了也看不到人。”
“这你就不懂了,杨皇后是圣人的结发娘子,与圣人历经磨难,才走到今天这一步。传闻杨皇后才貌双绝,知书达礼,贤惠非常,乃是当朝第一奇女子。大家自然都想看看,什么样的风水,才能养出这样的人物。”书生说到这里,注意到李琩身边的杨玉环,神色一怔,道:“样貌描述,倒是和尊夫人有些像。”
李琩看了一眼杨玉环,微微一笑。
书生压低了声音,接着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
“什么原因?”李琩同样压低了声音。
书生道:“当今圣人专宠杨皇后,有人预言,以后会出现二圣临朝。你想想,如果杨皇后临朝,那杨皇后住过的地方不就是无价宝地吗?现在这集贤坊里面房子的价格,比洛阳皇宫周边还贵。”
李琩道:“你觉得会二圣临朝吗?”
“不会。”书生非常自信,“圣人身强体壮,杨皇后自持,太子也日渐长大,杨皇后不会临朝,也不必临朝。”
李琩道:“那为什么集贤坊的房价还这么贵。”
书生道:“在下不信,自有别人信。有人来瞻仰贵地,就有人看到生意。集贤坊周边一向不繁荣,如今有这么一个宝地,就有人借机宣传,圣人病重,太子孱弱,杨皇后会随时临朝。在下因为在长安认得几个人,知道这是谣言,但并非所有人都能鉴别谣言。”
“原来如此。”李琩恍然大悟。
书生露出神秘的笑容,道:“现在圣人到了洛阳,圣人病重的谣言不攻自破,买集贤坊周边土地和房子的人,钱全砸进去了。”
听到这儿,李琩总算明白刘晏等人为什么主动提出让他巡视。
他要是再不出来走一圈,搞不好天下人就要传他死了。
武则天给大唐人民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宠杨玉环,别人就会下意识的将杨玉环和武则天联系起来,别有用心者,也会借机生事。
旁边一个粗布麻衣的老农道:“杨皇后临朝与否,关系不大,不管谁当皇帝,只要能让百姓安稳过日子,就是好皇帝。”
李琩回过神来,问道:“老伯以为,当今圣人如何?”
老农叹息一声,道:“新的税法推行以后,官府向我们收的税少了,但并没有重新分田地,没有田地,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李琩道:“日子和以前比如何?”
老农道:“比以前是好很多。以前田里的收成,交完税只剩下一半。修河运官粮,要自带口粮出徭役,有时候官府征得着急,我们田里的庄稼没收,就让去运官粮。唉,这么做,我们来年不借贷,就要饿死人,借了贷,又还不上,只能卖儿卖女。”
说到此处,老农幽幽一声叹息,似乎想起了什么不好的往事。
老农沉默了半晌,接道:“现在根据家里的田亩征税,四十税一,剩下的粮食多,修河运官粮,官府也不强征,而是用钱雇人。若天时不好,遭了灾,官府也会发粮赈灾。这样的日子,二十几年前出现过,只盼这次不是昙花一现。”
李琩问道:“今年稻谷收成如何?”
另一人接话道:“我家里去年种了早稻,收成比之前要好,只是早稻味道不好,吃起来硬,香味不足,今年便少种了一些。”
这人说的早稻,就是占城稻。
李琩问道:“少种一些够吃吗?”
“够吃才少种。”这人回道,“家里有余粮,就吃点好稻,没有余粮就多种早稻。”
李琩点点头。
他一开始就预料过,百姓并不会因为占城稻收得多,就种得多,当生活稳定后,百姓也需要吃点好的。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成立皇家研究院的原因之一。
稻谷的培育,如果只是交给民间来慢慢发展,那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如果由朝廷出钱,让专业的人专门研究,培育的进程就会成倍加快。
而且,这还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开拓。
古代重经验,基本没有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李琩成立皇家科学院,影响的不只是他研究的项目本身,更是开拓一种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朝廷支持,思维拓展,便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中原大地将会爆发大规模的技术革命。
最新网址:www.00shu.la